Dayflow

Dayflow

一个开源的macOS原生应用,主要做的是不用手动操作,也能知道你在电脑前干了什么,自动帮你做时间追踪。它靠很低的帧数录屏,加上定时让 AI 分析,把一天的真实活动做成带说明的可视化时间线。

#Ai工具箱 #Ai开源项目
收藏

Dayflow简介

Dayflow 是个开源的 macOS 原生应用,主要做的是不用手动操作,也能知道你在电脑前干了什么,自动帮你做时间追踪。它靠很低的帧数录屏,加上定时让 ai 分析,把一天的真实活动做成带说明的可视化时间线。下面从原理、功能、隐私、性能、用法五个方面,把官方说明和用过的人的反馈整理成一份详细说明书。

Dayflow

Dayflow核心功能

全自动时间线

  • 开机自己启动,一直在后台跑,不用点开始或结束。

  • 时间线卡片可以拖拽、改内容,还能加截图或者文字备注。

延时回放

  • 能把一天 1 fps 的录屏很快放一遍,方便想起当时做了啥。

  • 能标出可能走神的地方,比如突然切到 B 站。

仪表盘和每日日志(快上线了)

  • 可以直接问,比如“这周我写了多少测试”,答案会变成卡片显示在仪表盘。

  • 每天晚上会推一个问题,让你给重要的事补一句当时为啥这么做。

导出和 API

  • 时间线能导出成 JSON 或 CSV。

  • 代码是 MIT 许可,可以自己改界面、加内容,或者连到公司内网用。

Dayflow工作原理

  • 捕捉:用 1 fps 录屏,每 15 秒存一段,文件先放本地。

  • 缓存:每 15 分钟,把最近 15 分钟的片段合成一段 60 fps、共 900 帧的小视频

  • 分析:把视频给 AI 看,用云端 Gemini 或者本地模型,让它两次识别画面。

  • 生成:AI 给出时间卡片,比如“Review PR 评论:45 分钟”“查 OAuth 流程:1.5 小时”。

  • 清理:录屏文件一般 72 小时后自动删掉,省硬盘空间。

Dayflow技术实现

  • 界面用 SwiftUI 做的,原生的。

  • 支持不同 AI:能用 Gemini(要自己填 API 密钥),也能用本地模型(Ollama 或 LM Studio)。

  • 代码结构清楚,主要有:

  • Dayflow/:应用的 SwiftUI 源码,包括时间线界面、调试界面、录屏和分析的流程。

  • docs/:说明文档和资料,比如截图、视频。

  • scripts/:发版的自动脚本,用来做 DMG、公证、更新、签名这些事。

性能与资源占用

  • 安装包 25 MB,运行时 CPU 不到 1%,内存大概 100 MB。

  • 1 fps 录屏码率约 20 kB/s,一天 8 小时差不多 500 MB,3 天后自动删。

  • 目前只编了 Apple Silicon(M1/2/3),Intel 机器得自己用 Xcode 编。

Dayflow快速上手

安装

  • 去 GitHub Releases 下载 Dayflow.dmg,拖到应用程序文件夹,第一次打开要给屏幕录制权限。

配置 AI

  • Gemini:在设置里填 GEMINI_API_KEY,Google Cloud 开了计费可关掉训练用途。

  • 本地:先装 Ollama 或 LM Studio,拉一个 7B~11B 的视觉模型,Dayflow 会自动找到端口。

日常使用

  • 点菜单栏图标,右键选 Start Capture 就开始,想停就选 Stop Capture。

  • 主窗口的时间轴可以用滚轮缩放,搜关键词,按软件或活动类型过滤。

数据管理

  • 录屏缓存在 ~/Library/Application Support/Dayflow/records/。

  • 想清空重来,就退出应用,删掉这个文件夹,再打开就行。

Dayflow使用场景

  • 知识工作者:写日报周报不用费劲回想,直接拖时间卡片就能用。

  • 自由职业者:按项目算钱时,可以导出 CSV 当时间证明。

  • 在意隐私的公司:代码能查、能放内网,符合规定。

  • 喜欢折腾效率的人:回放像飞机黑匣子,能找到走神的原因。

Dayflow 用 1 fps 录屏加 15 分钟 AI 批处理,把老式时间追踪里“浏览器 4 小时”这种没用的数字,变成“Review PR 45 分钟、写测试 1 小时、刷微博 20 分钟”这样能看懂、能搜、能导出的时间线。整个过程能离线、能查、能改,算是 macOS 上比较透明的自动时间追踪办法。

到头啦!

与Dayflow相关工具